熱點丨行業新聞大盤點
北斗核心指標已超GPS
據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林寶軍表示,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整體核心指標已經超過GPS。北斗系統對外的定位精度已做到5米甚至更優,局部地區可達2到3米,北斗的授時精度對外可提供10納秒授時精度。另據高德地圖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高德地圖調用北斗衛星日定位量已超過2100億次,且在定位時北斗的調用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衛星導航系統。
工信部優化調整微波通信系統頻率
工信部近日發布《關于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調整及無線電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我國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進行優化調整。工信部表示,《通知》順應我國微波通信產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結合微波通信系統應用的新場景新模式,通過新增毫米波頻段大帶寬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優化中低頻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統頻率和波道帶寬、調整微波波道配置與國際標準接軌等方式,進一步滿足 5G 基站等高容量信息傳輸(微波回傳)場景需求,并為我國 5G、工業互聯網以及未來 6G 等預留了頻譜資源,更好滿足微波通信等無線電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
《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印發
黨的二十大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對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達摩院2023十大科技趨勢發布
昨日,達摩院十大科技趨勢榜單發布。這十大趨勢具體為: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生成式AI、Chiplet模塊化設計封裝、存算一體、云原生安全、軟硬融合云計算體系架構、端網融合的可預期網絡、計算光學成像、大規模城市數字孿生、雙引擎智能決策。
2023年我國將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據央視新聞報道,工信部最近不僅透露了我國5G的進展,還提到2023年將全面推進6G技術研究。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230萬個,新型數據中心建設成效明顯。工信部部長表示,2023年將出臺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網建設,啟動“寬帶邊疆”建設,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
小體積5G工業路由器TR323小體積工業5G路由器,5G高速低延時,支持SA NSA,兼容全網通4G 3G,支持雙SIM卡,雙網口,RS485 RS232串口,支持多VPN數據加密傳輸。廣泛應用于智慧工業、交通、自助機柜、電力、醫療、水利、環
-
防水型智慧燈桿網關TG473-A6TG473-A6防水型智慧燈桿網關,引線式接口設計,高防水,防護等級IP68,全網通5G 4G高速網絡,采集 控制 供電于一體,邊緣計算,性能穩定,數據安全,支持二次開發,功能定制。
-
5G水利遙測終端機 TY511-B3遙測終端RTU TY511-B3,全網通5G 4G、北斗通信,具備網口、模擬量輸入、開關量、多路RS232和RS485接口,集數據采集、傳輸、控制功能于一體的工業級遠程測控終端,支持國家水文 水資源規約 HJ212
-
TN531 高精度GNSS接收機計訊物聯高精度GNSS接收機TN531,多星多頻北斗 GPS GAL GLONASS,內置GNSS 4G天線,收發一體化,應用于位移監測、橋梁監測、邊坡監測、大壩安全監測、危房監測、基坑監測、尾礦庫監測等自動化場景
-
商業步行街智慧燈桿解決方案計訊物聯商業步行街智慧燈桿解決方案依托5GAI智慧燈桿網關+云平臺,實現城市商業步行街智慧桿多功能合并:智能燈控照明、IP音柱、LED信息屏、一件報警、視頻安防監控、人流監控、環境氣
-
計訊物聯智慧排水應用解決方案,實現科學治污與綠色排水計訊物聯智慧排水應用解決方案通過計訊物聯水利遙測終端與水位計、流量計、雨量傳感器等設備的連接,實時監測城市排水情況,并利用4G 5G等多種通訊方式進行數據的傳輸匯聚至計訊物聯應
-
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技術賦能,計訊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升級計訊物聯依托于北斗GNSS的技術優勢,融合MEMS傳感器技術、移動通信技術、GIS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等,重磅升級大壩安全監測系統,進一步提升形變監測水平和監測精度,為廣大
-
計訊物聯邊緣計算網關TG452,充電樁遠程監控方案計訊物聯邊緣計算網關TG452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度集成5G通信模塊、GPS模塊、電能采樣模塊于一體,通過以太網、串口、WiFi、LoRa等實時采集與監測電壓、電流